15103000158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首页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关于加强基层防雷监管能力的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23-10-13 16:56:38
摘要:在山东省气象局防雷安全监管创新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基层防雷监管存在的困难和突出问题进行探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查找根源,提出建议充分发挥省、市局的人员和技术优势,补齐基层人才短板,将政策法规标准的组织学习、执行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强化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的管理,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监管机制。这将有助于提高基层防雷监管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在现代社会中,雷电灾害是一种常见而且危险的自然灾害。防雷安全监管是山东省气象部门履行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在防灾减灾、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保障公众的安全,我们需要创新方式,提升监管能力。只有通过创新方式、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基层防雷监管能力建设等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公众的安全。

1、山东省气象局防雷监管创新模式
1.1谋划一盘棋 从“根”上建机制
为进一步深化防雷“放管服”改革,加强防雷安全监管工作,提升防雷安全监管能力和监管效能,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管”手段,创新提出防雷安全监管“3+2”模式。
1.2联动一股劲 从“源”上把好关
省气象局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同配合,构建起职责清晰的防雷安全监管体系,制定《山东省雷电防护装置安全重点单位责任清单》和《山东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责任清单》,将责任细化,职责一目了然。
1.3服务一张网 从“数”上见成效
“一把尺子、一个声音、一个出口”是省气象局在防雷安全监管工作中服务、指导、监管的标准。推动省市政务服务平台与中国气象局行政审批平台对接,检测资质认定许可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监管方式从“事后处理”向“事前服务”转变;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引导和促进防雷检测企业自觉守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

2、基层防雷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2.1基层对防雷监管的重视程度不够
基层对防雷监管的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基层单位的经费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没有专门的交通工具等实际问题和困难,导致基层单位难以承担起防雷监管的责任。其次,基层普遍存在“不想管”的态度,认为防雷工作很麻烦、费时费力,而且一旦出了问题责任也很大,因此很多人都不愿意主动承担这项工作。另外基层单位还存在“不善管”和“不会管”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源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
2.2基层在技术支持、人才支撑等方面存在短板
专业人员缺乏,监管能力不足。基层气象部门普遍存在人员紧张,学习防雷专业的人少,大都是兼职执法人员,专职执法人员少。二是执法水平低,执法人员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欠缺,开展执法检查及后期跟踪出来能力不足。执法水平与专业执法队伍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执法人员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培训力度不大。因基层单位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程度日益提高,参与地方事务也越来越多,人少事多的矛盾也日渐突出,执法人员主要承担着气象基本业务,平时主要忙于基本业务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基层对培训工作普遍重视不够,自行组织培训的能力有限,基层对培训的组织和参与积极性都不高。
2.3防雷行政执法缺乏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协助
气象部门执法的底气不足,手段又较为单一,无法对防雷违法行为进行整治,特别是一些单位和个人对防雷工作不重视,严重存在为法行为,还需要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防雷减灾不仅仅是气象部门的职责,也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责任。

3、基层防雷监管能力的思考和建议
3.1充分发挥省、市局的人员和技术优势,补齐基层人才短板
在防雷工作中,省、市局作为重要的行业主管部门,拥有丰富的人员和技术优势。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为基层单位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支持。
然而,在基层防雷工作中,往往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补齐基层的人才短板,并将技术支撑统筹到市局开展。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解决基层不作为问题,提高基层单位的防雷管理水平。
3.2强化培训、严格考核、全面提升执法水平
将气象执法人员培训和考核作为推进气象服务的重要部分,全面落实气象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证制度,要求所有的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加大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力度,建立健全常态化的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核机制,切实提高气象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水平和执法能力。
3.3规范基层监管权责,狠抓监管队伍规范管理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近年来,气象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基层监管工作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防灾减灾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基层监管的能力建设,规范权责、强化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的管理、加强监督考核、明确权责界定等成为当前气象防雷工作的重要任务。
为了规范基层监管权责,强化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的管理,需要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监管机制。这包括加强基层监管队伍的培训和管理,确保监管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要落实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的管理,确保每个监管人员都能够承担起责任。
另外,要厘清省、市、县三级监管权责,明确监管执法岗位、人员、内容和形式。监管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监管计划,明确监管的重点和难点,确保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要加强协调合作,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提高监管效能。
3.4依靠政府、联合部门、增强监管成效
任何法律法规的落实,都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广大民众的认可。因此,首先要争取当地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把防雷安全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计划和目标,出台防雷法规相应的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为防雷减灾工作的开展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要加强与安监、建设、消防等部门的横向联合,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推动气象防雷监管取得更大的成效。
3.5充分利用全国防雷减灾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基层防雷执法能力
强化基层防雷安全执法检查以"互联网+防雷监管"思维,运用"全国防雷减灾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可实现省、市、县防雷业务统一互联、动态维护、实时监控。同时,将廉政风险防控有效嵌入防雷管理、业务流程各环节,实现公共安全监督管理、企业诚信管理、重点场所监控、服务机构监管、防雷技术服务和系统管理的目标,促进防雷业务规范化和一体化,气象部门借助平台可以更好地发挥防雷减灾在保障国家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积极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防雷安全监管能力是一项长期而繁琐的工作。只有采取创新方式,将防雷安全监管纳入日常工作计划,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基层防雷监管能力建设,才能有效地提高防雷安全监管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友情链接 :
海南气象局 海南省应急管理厅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 海南省社会消防技术服务平台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振发路10号
电话:15103000158
邮箱:48311567@qq.com
手机版
Copyright © 2022 海南雷检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2022001187号-1
技术支持:绿色创意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