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8日上午,海南博鳌,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博鳌防灾减灾大会”“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护暨防雷减灾应急中心揭牌仪式”分论坛圆满召开,论坛云集了防雷减灾领域各行业领导、专家、学者和精英代表150余人。会议以“科技创新,如何引领防雷减灾应急的高质量发展”为主旨,议程紧凑、内容丰富。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原国家减灾委员会主任、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候任会长郑国光致辞。
郑部长介绍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基本情况后,热情的讲到:“我很高兴,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专门成立了防雷减灾应急中心,我希望这个中心一定是开放式,一定要为广大会员单位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牢固树立灾害防御协会服务的意识。我们提倡,一定要为会员服务,搭建平交流的信息平台,为架起我们和社会公众的桥梁,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也会积极支持防雷减灾应急中心。将中心纳入到整个综合防灾减灾平台中,真正的提高全社会防雷减灾的意识,提高我们国家防雷减灾的水平。见到这么多气象老同志和老同事,心里是非常激动的,所以今天我参加“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护”分论坛,也要坐下来学习,关注技术方面有什么新的进展。预祝这次论坛取得圆满的成功,祝各位同仁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海南省气象局辛吉武局长为大会致辞。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冯文先生致辞。
琼海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潘艳红致辞。
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三级管理岗司长周科祥致辞。
中国气象局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李良福主任致辞。
各位嘉宾的精彩致辞过后,进入到本次论坛重要环节——揭牌仪式,由防雷减灾应急中心交流部主任周蕾主持,分别邀请郑国光部长、辛吉武局长、冯文副司长、潘艳红常务副市长等嘉宾共同为中灾协防雷减灾应急中心揭牌。
揭牌仪式
随着揭牌仪式的完成,正式开启了中灾协防雷减灾应急中心的工作序幕,携手共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防雷减灾应急工作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防雷减灾应急中心副主任王建忠为首批专家库专家成员代表颁发了专家证书。中心将继续吸纳各方专家进入专家库,在防雷减灾领域做出杰出贡献。
中灾协防雷减灾应急中心副主任王建忠讲话,新成立的防雷减灾应急中心,将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灾为民”的理念,以“突出公益、支持政府、服务社会”为宗旨,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则。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扎根行业、服务企业、辅助政府、凝心聚力。新中心工作将着力打造全国防雷减灾应急共享平台;充分发挥专家库作用,促进防雷减灾应急高质量发展;成立防雷减灾应急中心雷电实验室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将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我们需要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为我国的防雷减灾应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防雷减灾应急中协同发展实验室代表孙涌介绍防雷减灾应急中心实验室协同发展技术科研与合作。实验室协同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在防雷减灾领域迈出了新的步伐,开启了新的征程。
分论坛的技术报告也是专家云集。主持本次技术报告论坛的是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吴孟恒。
主持人吴孟恒
中国林科院雷击火国家级专家王明玉教授,《森林雷击火感知和预警》,重点分析了国内外雷击火的分部情况,明确了我国主要雷击火发生区,提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详细介绍了雷击火感知和预警系统建设与未来展望。
广东省气候中心研究员殷启元,《广东地区多源资料融合在雷电安全风险预警中的研究应用》,介绍了广东省近年来在雷电安全风险预警服务方面的最新进展,综合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孕灾环境三个方面,利用多源数据开展风险预警技术研究,根据雷电高影响企业和行业特点在广东地区开展数百家技术应用,具有很好的业务推广能力。
原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杨少杰,《海陆风电场区域防雷技术研究》报告,分析了国内外风电场技术发展现状,以“电白风电场区域防雷技术应用研究项目”研究实践,总结了避雷针接闪的四个局限性,提出了区域防雷理论,并在海陆风电/高压送电/户外化工/高速公路/森林雷击火多个领域推广应用。
原北京市气象局避雷检测中心主任关象石,《国际/国内防雷标准简介》,关老师今天的报告,主题明确,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干货多多。使我们就“国际/国内防雷标准”有了进一步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大家受益匪浅。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总工张国平,《基于机器学习的场区雷电预报预警技术》介绍了3个方面的新技术:1)多源雷电监测融合技术,2)网格化的未来2小时雷电短临预警技术,3)基于机器学习与数值模式的未来10天雷电预报技术。基于这些技术能够实现全国范围用户所在位置雷电实况监测、预警和风险智能提示,并且实现了用户大气电场监测数据在雷电预警中的融合应用技术,解决行业用户基础需求。
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朱浩,《防雷安全生产与双重预防机制》将安全生产工作的双重预防机制与防雷监管有机结合,首次提出“防雷安全隐患”概念和具体指标,尝试为部门履职尽责提供支撑和依据。
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高燚,《雷电参数研究成果应用综述》,从国际大电网协会雷电研究的技术手册入手。梳理了国内外雷电研究的进展。分析了闪电的一般特征,峰值电流、连续电流、回击速度、正闪、双极性闪电和上行闪电以及雷电参数的地域季节变化特征。综述了近年来雷电参数的研究成果。为雷电和雷电防护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院长王金虎,《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风险评估应用研究》,报告全面的综合灾害风险调查工作在发达国家尚处于探索性和起步的阶段。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文件。已建立全国首家“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学院”。
全体与会代表合影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防雷减灾应急中心成立揭牌之时,举办首次“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护论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论坛充分体现了“博鳌论坛”宗旨精神,汇集了全国防雷减灾应急领域的精英,在这里交流学术,碰触思想,共同分析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二是专家报告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是一次高质量的学术论坛。三是篝火相传,老中青三代防雷专家同台演讲,共话防雷,防雷减灾应急事业后继有人,增添了防雷减灾应急事业的信心。
会议实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