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加油站的防雷检测重点
(一)站房(含罩棚)的防雷检测。检测接闪器、引下线的保护范围、用材规格、安装牢固性、接地电阻等是否符合要求;检测管理系统、视频监控、液位控制、IC 卡系统线路、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渗漏检测控制系统、电气电子线路的电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安装工艺、参数是否符合要求,电涌保护器的外观是否发生变化;检测线架、线桥、线槽、铠装电缆金属屏蔽层、金属光缆、穿线金属管与接地端子的等电位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二)加油区(加油机)的防雷检测。检测检测加油机金属外壳、内部防爆电源盒、分体泵、油气分离器、真空泵、线路屏蔽层、保护钢管等金属构件的等电位连接,连接线应不小于6mm2 的铜芯软绞线,测试其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03Ω。检查加油枪是否采用导静电软管与加油机出油管可靠连接,并测试加油枪枪管与出油管的过渡电阻值。
(三)油罐区的防雷检测。检测油罐(包括管帽和管口)是否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油罐壁厚超过4mm,或埋地油罐可不检测接闪器保护范围);检查油品管道上的法兰盘两端等连接处是否采用金属材料跨接,保持电气通路,并测试过渡电阻值,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 0.03Ω;当法兰盘的连接螺栓不少于5 根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检测等电位连接材料、规格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罐体与呼吸阀、放散管、量油孔、泄油管、油气回收管、金属盖板、线缆屏蔽层、护套钢
管等金属构件的等电位连接情况,测试其过渡电阻值,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03Ω;测试罐体和防静电夹的接地电阻值。
(四)装卸区的防雷检测。检测罐车装卸设备与接地干线的等电位连接、卸油管线法兰跨接、静电泄放装置与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处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03Ω,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五)配电室的防雷检测。检测配电柜、配电箱、发电机的PE 排与外露金属导体的连接,测试过渡电阻;检查电源系统电涌保护器(SPD)的安装工艺、参数、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检查SPD外观是否发生变化,检测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要求;检测低压电涌保护器专用保护装置(SSD)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采用防爆型电涌保护器。
二、注意事项
(一)汽车加油站属于易燃易爆场所,现场检测不应使用容易产生火花的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时应严格遵守汽车加油站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流程,检测人员不应穿戴金属钉鞋和容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卸油或加油时应暂停对作业区和油罐区的检测。必要时可向被检测单位提出暂时关闭危险品流通管道阀门的要求。
(二)汽车加油站作业区、油罐区、辅助服务区及其关联建筑物划为第二类雷电防护建筑物,其他非关联建筑物通过计算年预计雷击次数确定雷电防护类别。
(三)加油站各区域内的雷电防护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应共用一个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如信息系统包含火灾报警系统,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1Ω。地面以上输油管道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埋地输油管道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30Ω。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雷电防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10Ω。接地装置采用阴极防腐时,牺牲阳极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10Ω。
(四)测试接地电阻前需与业主单位沟通,详细了解接地网布局和输油管网布局,确保接地电阻测试仪的电流极、电压极布设位置合理,电流极、电压极打入地下时不损坏管网。
(五)汽车加油站的防雷装置每半年检测一次,检测数据与上一次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有明显变化时,应分析原因。检测结论为不合格时需提出整改建议。
三、参考:
GB 15599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T 21431 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156 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
DB36/T 720 汽车加油站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DB32/T 4267 汽车加油站防雷检测 检测点确认